最近,疫情趨緩,許多民眾願意出門看診以及接受檢查,因此最近王醫師的門診有許多肩膀痛的患者,一問之下,都是已經痛了很多年的老毛病,很多病人,經檢查後顯示旋轉肌袖全層斷裂,這是很常見的疾病,目前治療的方向仍然是以手術縫合為主,因為現有的保守治療或注射治療對於韌帶的癒合都沒有幫助,大部分保守治療或再生治療僅能夠提供短暫時間的疼痛緩解,必須盡快進行旋轉肌袖縫補,有時候病患會有很多擔憂的部分,如手術麻醉風險,手術後的恢復期或是手術失敗率,我除了盡我的本分盡可能解釋以外,最後還是需要病患自己決定。有些時候會聽到病患會轉述其他醫師的作法,譬如說,前個醫師跟他說: 旋轉肌斷裂不用開刀啦! 打個消炎針就好!然後就把一管白色的液體打到病患身體裡,一次沒效的話就在打第二次第三次,一直打到病人覺得不太對的時候,病人才又到處詢問,輾轉的找上王醫師做進一步檢查…
- Apr 27 Thu 2023 12:22
一針見效的神藥,要打嗎? 揭密神醫最愛消炎藥! 美國仙丹.類固醇
- Jan 05 Thu 2023 13:06
膝關節軟骨破損救星=>『一次性自體軟骨修補手術』 雙和骨科王智毅醫師
- Jun 28 Tue 2022 13:40
醫生說有肩膀韌帶斷裂又有頸椎神經壓迫,該從哪裡治療起呢? 台北醫學大學 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王智毅
- Jun 28 Tue 2022 11:44
搞清楚!原來旋轉肌袖縫補手術有這兩種方法! 關節鏡下旋轉肌袖縫補手術或傳統開放性縫補手術 台北醫學大學 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王智毅
臨床案例分享
張小姐,56歲,年初因肩膀痛被診斷為肩旋轉肌袖斷裂,當時外院骨科主治醫師建議她做「微創」手術,術後發現傷口大約八公分,且非常疼痛,張小姐跟醫師抱怨,醫師說要「微創」開,但傷口卻這麼大一個,醫師咕噥的說:「傷口已經很小了」,出診間後,張小姐越想越不對,原來張小姐想要接受的手術是關節鏡旋轉肌袖縫補手術,結果給這個醫師開刀卻開成傳統開放性手術,不過開了就開了,就在看看吧…術後過了六個月後,雖然疼痛有比較改善,但是要舉高還是很吃力,幾乎快要比手術前還要差,而且傷口處疤痕還有明顯凹陷的樣子,想穿個無袖衣服時實在很難看,無奈之下,聽聞隔壁鄰居陳先生接受關節鏡旋轉肌袖縫補手術,兩周就回到職場,兩個月再檢查韌帶就已經完全癒合了,於是張小姐再到雙和醫院找王醫師看診,經過詳細檢查,顯示旋轉肌袖縫補處再次斷裂,且併發嚴重的沾粘性關節炎,王醫師建議使用關節鏡行旋轉肌袖雙排縫補手術,術後疼痛感比起第一次開放性縫補傷口改善許多,術後開始就規律地進行復健,第八周時,肩膀疼痛雖仍有少許,經超音波檢查後顯示旋轉肌袖癒合良好,再經一個月的復健後,現在張小姐已能完全擺脫肩膀疼痛的夢靨!
- Jun 28 Tue 2022 10:36
肩關節脫臼該怎麼辦?保守治療有相當高的復發率!不要猶豫盡快行肩關節鏡關節唇盂軟骨縫補手術 台北醫學大學 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王智毅
肩關節是最常發生脫臼的關節,保守治療有非常高的復發率
- Jun 28 Tue 2022 10:24
一舉手就痛的~肩峰下夾擊症候群 台北醫學大學 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王智毅
- Jun 27 Mon 2022 07:09
肩關節旋轉肌巨大斷裂居然會導致肩關節重度關節病變->這是旋轉肌袖破裂不積極處理的不可逆惡化->需使用反式全肩人工關節(健保給付) 雙和醫院運動醫學骨科 王智毅醫師
- Jun 27 Mon 2022 06:54
肩關節劇痛/鈣化性肌腱炎/肩關節鏡微創手術 台北醫學大學 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王智毅
- Jun 27 Mon 2022 06:44
那些工作特別容易造成旋轉肌袖病變? 雙和運動醫學骨科王智毅醫師
- Jun 27 Mon 2022 06:33
『膝蓋後方腫塊,你可能是得了貝克氏囊腫。』 微創關節鏡貝克氏囊腫清除手術 台北醫學大學 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王智毅